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要闻

我们是怎样做好千枚岩隧道施工的

发布日期:2012-01-18     来源:信息员     浏览数:2513    分享到:

--中国路桥西安公司十天高速51标总工程师    赵志华
(2012年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代表十天高速51标项目做汇报,十天51标项目部在公司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关怀下,全体职工本着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创业精神,通过辛勤努力,克服了原材料涨价、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影响,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施工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项目部被评选为2011年度先进集体,我们有这样的荣誉,是我们十天高速51标项目团队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与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鼓励、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项目全体成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天高速公路A-CD51标标段长3.3Km,主要以千枚岩隧道为主,主要工程有大跨度三车道隧道7道(共单洞12座,单洞总长4936m);桥梁832m,路基土石方34万方,涵洞9道275.59m。标段地处城乡结合部,征地拆迁难度大、外部环境复杂。标段合同造价5.11亿元,合同工期为12个月。
下面我把项目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报:
      一、狠抓团队建设, 练好内功,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自开始,公司领导就给予了高度的期望和重视,这个项目绝对是中国路桥西安公司要争得效益,赢得荣誉,创造辉煌的项目:因此,由公司总经理李长林同志亲自挂帅,盯守现场,公司领导多次到现场组织专家学者处理技术难题,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项目从团队自身的建设出发,练好内功,才能把做好现场的工作做好: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责任到人了,措施到位了,实施跟踪到底了,有规划有实施有总结,项目管理才能处于一个良性的有序发展。正是因为这样,项目在全线资金紧张,外部协调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客服困难,狠抓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现场,一个个解决资金困难、队伍管理、地材供应、技术难题。项目管理团队做到了:一是机构精练高效;二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权对等,充分授权;三是相互沟通,民主决策,齐抓共管,减少管理盲区;四是巩固团队意识,挖掘团队潜能,忠诚于项目团队。
      二、紧抓协调,积极主动,克服环境困难
汉滨隧道群的12座隧道都是三车道大断面隧道,围岩以V级围岩为主的泥质结构强风化千枚岩,遇水后软化为粉末状,泥化呈淤泥状。受断裂带构造影响,岩质较软,岩体极破碎,自稳能力差,开挖时拱部易坍塌,侧壁易失稳。隧道埋深较浅,洞口段地表附着物繁多,是省内目前地质条件最差、断面最大、施工难度最大、采用施工方法最多的高速公路隧道。
汉滨隧道群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香溪洞风景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建设环境复杂,由大小12座隧道构成,总长4951米,隧道围岩主要以强风化千枚岩为主,其中香溪隧道和汉滨隧道的施工难度和建设环境都是非常的困难,也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尤其是香溪隧道,洞顶最大埋深也不过18米,又是全省首座以强风化千枚岩为主的大跨度浅埋三车道隧道,虽然双洞加起来才414米,但在全线的95座隧道中知名度最高,各级领导都非常关注,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承担施工任务的汉滨隧道群的环境难度和施工难度是太高了。
仅241米的香溪隧道右线,让干了很多年隧道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班组都开了眼界:隧道内围岩主要为强风化千枚岩,遇水为泥,隧道下穿香溪洞旅游公路,顶上又到处都是回族同胞的坟墓,进出口加起来共有250多座,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这让谁看了心理都会直发毛,别说还要在这里边干活了。可是为了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积极协调,主动出击,公司领导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现场勘察制定施工方案,项目部也组织有着丰富经验老工人按照隧道施工设计的最强支护参数进行洞内施工。但2010年7月18日水灾,也让如此强支护的隧道下沉的78cm,为此管理处、公司领导邀请专家到现场勘察制定换拱方案,干过隧道的人都知道在这种大断面隧道中换拱的难度有多大,危险系数有多高,稍微大意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可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我们路桥人毅然在这洞顶坟墓遍布,洞内可以摸着棺材板的地方克服种种困难,解决技术难题,最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三、以技术为龙头,逐一攻破施工技术难题
隧道群在每个进洞施工时,由于隧道洞口段多为全、强风化千枚岩地层,洞口地质条件差、缺乏自稳能力,为了顺利进洞,均采用了大管棚作为超前支护措施,管棚钢管完成后在其内部安设钢筋笼,然后注水泥浆。在洞口紧贴进洞掌子面设置套拱,套拱内设置型钢钢架和导向管。针对部分隧道洞口存在偏压情况,项目部组织专家多次现场勘查后,分别采取了设置偏压套拱偏压挡墙的方法结合超前管棚进洞,保证了洞口安全,为洞内展开正常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针对不同病害,项目部还多次请专家论证,最终以最佳的优化方案进行施工,香溪隧道左线出口右侧位于香溪旅游公路下方地表冲沟一侧,地表为香溪旅游公路修建时的坡积松散土,埋深较浅,左侧有一定埋深,形成严重偏压,地表冲沟在雨季水量较大,洞口段施工时已出现多次滑塌,给正常进洞带来极大困难。项目部积极协调,先后组织中交院、省公路设计院专家多次勘查,以科学谨慎的态度,集思广益,召开30余次现场论证会后,最终确定设置偏压套拱,增长管棚等一系列施工方案,保证了洞口安全,顺利进洞。2010年7月18日暴雨水灾,香溪隧道右线出口洞口山体出现滑坡,项目部又及时设法变更方案,设置了82根微型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对隧道明洞段基础采用支撑桩处理。进入暗洞开挖后,围岩变形严重,导致初期支护出现裂缝,拱顶下沉,严重侵限。我们又采取增加注浆小导管预处理和拱架拆换方法处理,采用扣拱方案成功通过塌方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共出现大小塌方数十次,部分浅埋隧道出现冒顶。塌方发生后一般在原导洞临时支撑位置增设竖向支撑,以确保已施工段落初期支护稳定,加大现场监控量测频率,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塌方涌出松散体,在此基础上用洞碴堆填反压形成塌方处理施工平台,然后进行塌方处理。汉滨隧道右线100m大塌方,我们采取了临时仰拱、洞内长大管棚、双侧壁微台阶法也成功通过。
这样的施工条件和难度, 极大地锻炼了全体项目参建人员,塌方处理的成功案例《任家沟1#大跨度千枚岩隧道塌方处理技术》入选《全国公路建设与养护优秀论文集》,发表后获得业内好评,也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提高了公司在大跨度三车道千枚岩隧道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安全生产是工程的永恒主题
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人员安全和结构物安全始终是项目管理的重点,方案的安全性更是管理者心头的重中之重。任家沟1#隧道顶上有一个高压线铁塔靠近隧道线路,处于一个大的破碎带上。在09年11月和12月遭遇过两次大的塌方,地表出现了10余米深的大坑,险情发生后,管理处领导想方设法处理塌方,公司领导多次亲自带领管理处领导和技术人员及专家组人员爬上山顶,查看山顶塌陷的山体,在山林厚厚的落叶中寻找塌方造成的地表裂缝走向,勘查探寻塌方形成的原因和可能的趋势。项目部还对塌方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跟踪,处理完塌方后继续开挖时,管理处从处长、总工到工作组组长都多次在隧道掌子面查看塌方处理效果,验证方案。通过采用强支护快速度通过方案,任家沟1、2#隧道同时安全贯通!
张哑子1#隧道由于围岩突然变化导致原设计支护参数不能满足要求,致使洞顶出现塌方,好在安全措施准备到位,塌方过程中无一起安全事故。塌方过程中对靠近掌子面未塌方段及时采用双层拱架支护,以确保安全,控制塌方再度扩大。张哑子1#左线的洞口方案,是参与人数最多、组织专家教授讨论次数最多的部位。洞口开挖后,出现大面积滑坡,山体出现急速位移,最后经专家现场勘查,才发现洞口位于古坡积层上。滑坡进一步发展对洞口的西王殿沟中桥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增加的涵洞排水、通行、安全都进行了演算论证后,最终将西王殿沟中桥改做路基处理,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五、强调 “零开挖”进洞,建山区高速环保示范工程
随着省厅对建设生态环保工程理念的要求不断提高,汉滨隧道群在施工中也十分注重保护原有地貌和自然景观,在每一座隧道施工之前,都要经测量人员多次测量,讨论确定科学合理的进洞位置,然后采用零开挖进洞,避免大边坡大仰坡进洞,最大程度减少洞口周边地表地貌和植被的破坏,保持原地貌自然景观。对出现塌方地段,尽量在进洞后尽快恢复原地貌,采用有机土绿化植被,不留施工痕迹。隧道采用标准的零开挖进洞,开挖面以外的地表植被、树木,都完整的保存下来。为了把山体滑坡和漏水等情况治理好,保证在投入运营后在10年内不大修,尽量减少运营成本,降低安全运营系数,在隧道开挖时运用新奥法等施工工艺,在不影响周围群众生产生活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为了把高速公路真正建成造福一方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施工前就征询了多方意见,充分考虑沿线群众提出的各种要求,最终确定采用临时栈桥+大管棚超前支护进洞方案,不仅保证了地方道路通畅,减少环境破坏,也避免了洞顶房屋受较大影响,而且在隧道进口50米内为减小对围岩扰动,只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确保洞顶公路安全的同时也可减小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肯定。
在股份公司、 路桥公司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关怀下,我们十天51标项目经理部全体参建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紧紧围绕施工生产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发扬能打敢拼,奋勇争先,精益求精,严细管理的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认可。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采纳。我们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以更高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祝愿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谢谢大家!

上一篇: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篇:新春献词